东帝汶帝力:在东帝汶帝力市中心外一条尘土飞扬的小巷上,有一个社区卫生中心。
该中心为拥有约16.5万人口的市政府提供服务,两位新加坡人在中心的成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Natarajan Rajaraman医生和他的妻子Lois Hong医生经营着一个培训当地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非政府组织Maluk Timor。
Maluk Timor有90名工作人员,与全国约70个社区保健中心合作。
帝力中心处理紧急和产妇服务,以及结核病和营养不良等情况。它是全国最繁忙的社区卫生中心,在任何时间点都为最多的病人提供服务。
“东帝汶的医疗保健面临巨大挑战。这既取决于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也取决于可用的医疗保健资源,”该非政府组织的执行主任纳塔拉扬博士说。
他补充说,他的非政府组织专注于加强政府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
“我们试图帮助初级卫生保健系统更好地运作。我们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医生、护士、助产士、联合医疗机构,以及所有提供帮助的骨干人员。我们做的另一件事是改善或发展基础设施,”他告诉中央通讯社。
这对夫妇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在东帝汶,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巴拉克里希南(Vivian Balakrishnan)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为这个新兴国家做出的贡献。
巴拉克里希南博士正在对东帝汶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在与东帝汶外长本迪托·多斯桑托斯·弗雷塔斯举行的联合媒体会议上,他宣布在东帝汶首都设立新加坡代表处。
周二(7月25日),Balakrishnan博士还见证了新加坡社区协会的成立,他指出,当东帝汶经历危机时,新加坡派遣了维和部队,并派遣警察帮助东帝汶建立警察部队。
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巴拉克里希南在东帝汶出席新加坡社区协会招待会。(图片来源:外交部)
然而,在谈到新加坡人在国家中的作用时,他说:“我也意识到,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官员、外交关系和贡献。实际上,是人的问题。”
在该国的新加坡居民包括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的拓荒者。他指出,他们中有商人、教育工作者、医生和志愿者。
他说,它们代表了“新加坡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
他呼吁他们进一步支持缅甸,因为它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这将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过程。我们将帮助东帝汶人实现这一标准,并完成这一路线图。我们也需要你们的帮助,帮助他们,帮助这个国家自力更生,充满信心,并且能够成为东盟的一个有贡献的成员。”
新加坡社区协会会长乔纳森·林(jonathan Lim)在东帝汶生活了13年,他表示,该协会的目标是为在东帝汶工作和生活的新加坡人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相互支持的社区”。该协会以俱乐部命名。
在东帝汶登记的新加坡人有58人。
“我们希望与当地社区建立密切联系。我认为新加坡人团结起来是很重要的,我们利用他们的能量,然后我们互相激励,走向更大的成功,这是我们来到东帝汶所追求的,”他告诉中央社。
Lim先生说,希望随着即将到来的常驻大使馆和这个新的协会,更多的新加坡同胞将在东帝汶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