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已将殖民时期从印尼窃取的288件文物送回荷兰,其中包括武器、硬币、珠宝和纺织品。
据《荷兰新闻》报道,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长Eppo Bruins表示:“这些物品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殖民时期有抢劫和掠夺,还有其他类型的非自愿文物损失。归还它们是物质正义的问题。”
9月20日在阿姆斯特丹世界博物馆举行的仪式标志着荷兰自2020年以来第二次将被盗文物归还给其前殖民地,当时独立的殖民地收藏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建议该国这样做。第一次归还发生在2023年7月,当时荷兰政府将478件文物归还给了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
根据一份声明,这批新归还的文物包括四尊印度教佛教雕塑。其中一件作品是象头神(Ganesha)的肖像,在1843年根据殖民统治者的命令从东爪哇运到荷兰。另外三幅画描绘的是神灵Bhairava、Nandi和Brahma,于19世纪中期从Singasari(东爪哇一座13世纪晚期的寺庙建筑群)中取下。
1906年,荷兰军队袭击了巴厘岛南部的巴东和塔巴南王国,此后,大部分被遣返的文物来到了荷兰。
“大约1000名巴厘岛人被杀,而荷兰人损失了4人,”《艺术报》的凯瑟琳·希克利写道。“一周后,在塔巴南王国,荷兰军队袭击了宫殿并逮捕了国王,国王和王储当晚自杀身亡。”
殖民收藏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咨询报告将这些物品分为几类:“官方战利品”,如被废黜的巴厘岛国王的财产,没收的硬币和武器,以及一位荷兰艺术家个人持有的文物,这位艺术家购买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了与1906年冲突有关的物品。去年9月,印尼政府正式要求归还这些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文物,这些文物被统称为普普坦巴东藏品。
根据声明,委员会目前正在准备对尼日利亚、斯里兰卡、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的更多遣返请求提出建议。尽管一些对文物归还持批评态度的人提出了对贫穷国家如何处理这些归还文物的担忧,但世界文化国家博物馆馆长玛丽克·范·波梅尔告诉《纽约时报》的林赛·查特尔,“小偷无法告诉合法的主人该如何处理他们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