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钟阅读
在Facebook上分享,通过电子邮件分享
inkedin
在全世界纪念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发现80周年之际,波兰继续就犹太人灭绝在其民族记忆中的位置展开辩论。
20多年来,Elzbieta Janicka每个月至少访问特雷布林卡两次。她对这个营地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有些事情只有她自己知道。就像她存放骨头碎片、牙齿、眼镜框碎片、毒气室瓷砖碎片或一个亮红色腭的引人注目的牙科假体的小储藏室一样,所有这些都是她从访问中收集到的。
在特雷布林卡二世(Treblinka II)灭绝营的遗址上,你到处都能找到这些小小的人类痕迹,在夏天鼹鼠来翻动松软的土地时更是如此。在这个集中营里,将近一百万犹太人被烧死在巨大的露天柴堆上。
苏联记者瓦西利·格罗斯曼(1905-1964)在《特雷布林卡的地狱》(阿尔托编著,1945)中写道:“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这片被铁丝网包围的荒芜之地吞噬的生命比世界上所有的海洋都要多。”1944年9月,他到达现场,观察到这片狂风暴雨、无底的土地是如何“不愿成为同谋”,吐出纳粹试图埋葬的证据的。
但这不是珍妮卡来的原因。这位54岁的波兰科学院斯拉夫研究所研究员对波兰国家机构讲述大屠杀故事的方式感到愤怒。“就好像发起了一场十字军东征。首先,要强调波兰人和犹太人命运的对称,其次,波兰人在殉难中的首要地位。”她说她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证据。
正是在波兰,大屠杀的600万犹太受害者中有近500万人被杀害。纳粹在那里设立了所有的灭绝营:奥斯维辛、贝尔采茨、切姆诺、马伊达内克、索比堡和特雷布林卡。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波兰历史学家扬·格拉博夫斯基说:“这给社会和国家施加了一种独特的纪念责任,一种维护恐怖空间的责任,一种象征性地纪念人类最大灾难之一的责任。”“波兰不顾自己的意愿,已经成为大屠杀记忆的不情愿的守护者。”
这篇文章还有89.3%没读。其余部分仅限订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