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浪漫的日子,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日子。为了解决关于这一天重要性的争论,拥有超过3500万用户的印度约会软件QuackQuack调查了超过1.2万名约会者。调查结果揭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将人们分为两组——热切期待的情侣和认为2月14日只是另一个星期五的人。该应用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维·米塔尔说:“在情人节前的几周,我们发现用户的约会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调查显示,大约60%的约会者都在计划恋爱,这反映了他们的聊天模式和登录时间。”
该调查于2月的第一周进行,数据收集自年龄在18至38岁之间的1、2、3级约会者。受访者包括新加入者、使用该应用超过四个月的约会者、单身人士、情侣和远距离配对者,以获得更详尽的见解。
情人节给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描绘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在26岁以上的约会者中,有23%的人认为这是他们感情状况的又一个提醒,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他们感情状况的缺失。另一方面,五分之三的约会者透露,这是一个激励因素,促使他们发出第一个信息,并在约会失败后继续跟进。QuackQuack的数据支持了这一说法,它揭示了信息和最后一刻的匹配显著增加。来自新德里的27岁的塔伦说:“无论是害怕独自用餐,还是渴望与特别的人共进烛光晚餐,情人节的临近真的促使我积极主动地寻找另一半,而且我真的找到了。”31岁的妮维迪塔(Nivedita)说,“这可能会显得悲观,但我只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不认为情人节的比赛会成功,因为他们太匆忙和绝望了。毕竟,这只是平常的一天;为什么要给它这么大的力量?”
来自一线城市的六分之一的在线情侣计划在现实生活中见面,来自二三线城市的900多名受访者透露了他们与另一半的第一次虚拟约会的计划。来自班加罗尔的普蕾娜和考沙尔说:“我们已经聊了一个月了,情人节似乎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相互介绍的最佳时机。”在跨城市的比赛中,第一次约会的计划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一些嘎嘎夫妇低调地过情人节,选择像往常一样继续过情人节,其中9%的人声称他们不相信情人节的概念,他们不相信盛大的庆祝活动,而不是每天都持续不懈地努力。
总体而言,调查显示Z世代和千禧一代对待情人节的方式存在明显差异。22岁的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纳伦评论道:“让我们把这一天改名为高压锅日吧,因为如果我们计划一个糟糕的约会,而在计划最好的约会的过程中,我们就会被煮熟。”2560名年龄在捐卵20岁至25岁之间的约会者表示,他们不喜欢这一天的商业化,“更大的礼物等于更大的爱”让很多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千禧一代对这一天的看法则很复杂——据报道,13%的女性约会者拥抱了爱的精神,而五分之二的男性声称已经度过了这一天,他们感到了所有心形物品的“压力”和无法抑制的期望。
情人节不仅仅是情侣之间的大事;对于单打来说,这是一个最终得分的赛季。QuackQuack透露,自2月初以来,该应用程序的流量明显飙升,表明情人节前的高峰期。与普遍的看法相反,并不是所有人都急于匹配。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的约会者中,至少有2 / 10的人会找朋友来驱除孤独,并获得一种普遍的安慰,即在情人节单身并不会成为社交灾难,而且他们并不孤单。
“令人激动的消息!中午现在在WhatsApp频道订阅今天点击l
随时关注最新消息!”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