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盈利复苏,但当地银行的估值目前徘徊在Covid-19大流行水平附近,马来亚银行投资银行(Maybank IB)研究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覆盖的银行股目前的平均市盈率(PER)估值仅为9.3倍,接近2020年10月8.3倍的大流行低谷。
"事实上,平均估值甚至低于长期的- 1个标准差,平均PER为10.1倍,"该研究机构在银行业最新报告中称。
该研究公司对该行业仍持乐观态度,其股本回报率(ROE)平均为10%,预计2024年和2025年的盈利增长率分别为5.8%和6.5%,而股息收益率预计平均约为5%。
报告指出,过去10年该行业的盈利增长相对缓慢,从2013年到2022年平均仅为4.7%。
即便如此,这一时期的预期市盈率平均为11.8倍。目前,尽管预计2024年和2025年的总收益增长率分别为5.8%和6.5%,但2024年的预期PER估值平均仅为9.5倍。”
该机构认为,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可能会有所改善。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
"近几个月来,我们看到一些外资对马来亚银行(Maybank)和联昌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CIMB Group Holdings Bhd)等公司有兴趣,它们的外资持股水平已从低谷回升,"该研究公司表示。
目前马来西亚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为19.2%,大致处于峰值26%和低点15.6%之间。
联昌国际的外资持股比例从2021年5月的20.3%的低点攀升至2023年12月的30.7%,这可能得益于集团良好的财务表现。
虽然现在判断马来西亚银行能否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兴趣可能还为时过早,但Maybank IB Research表示,马来西亚银行有吸引力的估值、可观的盈利复苏、可持续的股本回报率和5%或更高的股息收益率是外国投资者重新考虑投资马来西亚银行的原因。
与此同时,RHB Research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有利的宏观经济以及利润率和资产质量方面的不利因素正在减弱,表明今年的环境更有利于银行股的表现。
它补充说,大多数银行都保留了覆盖缓冲,这应该有助于缓冲孤立事件,同时预测2024财年(24财年)至25财年5.5%至6%的股息收益率看起来还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