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随着国内驱动因素取代全球趋势,决定价格前景,发达国家央行四年来的同步可能会减弱。
作为20世纪90年代早期通胀目标制的先驱,新西兰在制定货币政策趋势方面很有一套。而且它可能会再次打破政策的统一性,因为交易员们预计央行可能会加息。澳新银行(ANZ Bank)经济学家表示,央行最早可能在2月28日加息。
其他地方也有可能出现这种趋同趋势。
在美国,有证据表明,通胀仍然居高不下,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这让交易员们相信,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反对市场对短期宽松政策的押注。
在欧元区,价格压力的消退速度快于预期,支持了那些要求更早降息的人的观点。去年,欧元区仅以微弱的差距避免了经济衰退。
交易员纷纷押注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最早将于下月降息。而英国仍在遭受经济低迷和高通胀的双重打击,这可能使英国央行(BoE)处于最艰难的境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轮的预测凸显了这种分歧——美国前景改善,欧元区前景恶化,英国数据惨淡。
根据一份日期为2月12日的报告,摩根大通策略师建议客户通过偏好美国股票、信贷和美元以及德国国债来利用美欧增长鸿沟。
他们还预计,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和澳大利亚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简称RBA)仍将比全球同行更加强硬。
澳大利亚央行行长米歇尔?布洛克(Michele Bullock)让市场误以为,央行将在2月6日的年度首次理事会会议上发表鸽派言论,这突显出央行的政策路径有所不同。
她说:“不能排除进一步提高利率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在数十年来抗击通缩的努力中长期处于异类的日本,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采取另一种方式,实施2007年以来的首次加息。
债券交易商预计,一年后美国的指标利率将下降约100个基点,欧洲将下降约120个基点,但澳洲和日本的指标利率将分别比当前水平低40个基点和约30个基点。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 .)策略师表示,交易员需要对冲美联储非常短暂的宽松周期之后不久加息的风险。
这是欧洲央行(ECB)官员试图避免的一种情况,他们担心快速掉头可能被视为他们再次低估了通胀。
政策制定者花了大量时间讨论以下两种风险:一是行动过早,对价格压力的重现感到意外;二是等待更长时间,可能会过度抑制需求——后一种立场目前获得了更多支持。
IMF首席经济学家Pierre-Olivier Gourinchas表示,各国央行应避免过早放松政策,否则将使来之不易的信誉毁于一旦,并导致通胀反弹,但也不能太过推迟降息,以免危及经济增长,并有可能导致通胀降至目标以下。
他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的感觉是,在通胀似乎更多地由需求驱动的美国,需要关注第一类风险;而在能源价格飙升发挥了不成比例作用的欧元区,需要更多地管理第二类风险。”
“在这两种情况下,保持软着陆的道路可能并不容易。”
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将于明天和周四公布1月份会议纪要,外界将仔细研究它们对政策方向和步伐的最新见解。
通胀驱动因素的转变,使得对现有趋势的准确分析变得更加复杂。
价格压力越来越多地受到服务业的推动,其中工资的影响比制造业更大。
从定义上讲,这种局部压力更加特殊,这意味着央行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对它们做出反应。
例如,在美国1月份的通胀报告中,食品、汽车保险和医疗保健价格的上涨推动了通胀的上涨,而住房成本对整体通胀上涨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二。- - - - - -布隆伯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