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伊朗支持的真主党组织和以色列之间的边境战争急剧升级,引发了人们对以色列在黎巴嫩发动新一轮地面攻势的担忧,这是几十年来黎以边境冲突的最新一幕。
历史是这样的:
1948
黎巴嫩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一起对抗新生的以色列国。在战争期间逃离或被驱逐出英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家园的大约10万名巴勒斯坦人以难民身份抵达黎巴嫩。1949年,黎巴嫩和以色列同意停战。
1968
以色列突击队在贝鲁特机场摧毁了十几架客机,作为对巴勒斯坦游击队袭击以色列客机的回应。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在被约旦驱逐两年后迁往黎巴嫩,导致更多的跨境冲突。
1973
伪装的以色列特种部队在贝鲁特枪杀了三名巴勒斯坦游击队领导人,以报复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以色列运动员被杀。
20世纪70年代,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袭击和以色列对黎巴嫩境内目标的军事报复加剧,导致许多黎巴嫩人逃离黎巴嫩南部,加剧了黎巴嫩的宗派紧张局势,内战已经开始。
1978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在特拉维夫市附近遭到激进分子袭击后,在一次针对巴勒斯坦游击队的行动中设立了一个狭窄的占领区。以色列支持当地的基督教民兵组织南黎巴嫩军(SLA)。
1982
在以牙还牙的边境交火之后,以色列一路入侵黎巴嫩,直达贝鲁特。
在对黎巴嫩首都进行了长达10周的血腥围困之后,数千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从海上撤离,以色列对贝鲁特西部进行了猛烈轰炸。
在黎巴嫩新当选的马龙派天主教总统被汽车炸弹炸死之后,巴勒斯坦难民营萨布拉和沙蒂拉的数百名平民被以色列军队允许进入的基督教民兵屠杀。
伊朗革命卫队在黎巴嫩建立了什叶派穆斯林武装组织真主党,以对抗以色列的入侵。
1985
1983年,以色列从黎巴嫩中部撤军,但在南部保留了军队。它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一个约15公里(9英里)深的正式占领区,与其盟友SLA控制该地区。真主党对以色列军队发动游击战。
1993
7月,以色列发动了“问责行动”,其军队对黎巴嫩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攻击。以色列说,空袭的目的是直接打击真主党,使该组织难以利用黎巴嫩南部作为袭击以色列的基地,并迫使黎巴嫩政府对该组织进行干预。
1996
由于真主党经常在南部袭击以色列军队,并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弹,以色列发动了为期17天的“愤怒葡萄行动”,在黎巴嫩造成200多人死亡,其中102人死于以色列袭击黎巴嫩南部卡纳村附近的联合国基地。
2000
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出,此前真主党继续攻击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黎巴嫩领土上的军事据点,结束了22年的占领。
2006
今年7月,真主党越过边界进入以色列,绑架了两名以色列士兵并杀害了其他人,引发了一场为期五周的战争,以色列对真主党的据点和国家基础设施进行了猛烈袭击。
虽然以色列地面部队进入黎巴嫩南部,但大部分冲突是由以色列空袭和真主党的火箭弹造成的。最终,以色列没有实现其军事目标,真主党也没有宣布这是一次“神圣的胜利”。
在黎巴嫩,至少有1200人(大部分是平民)和158名以色列人(大部分是士兵)丧生。
2024
9月23日,以色列对真主党发动了“北箭行动”,在此之前,黎以边境的交火与加沙战争同步进行了近一年。不到一个星期前,真主党在一次袭击中使用的呼机和对讲机在黎巴嫩各地爆炸,真主党将这次袭击归咎于以色列。
这次暴力是跨界战争的升级,始于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激进分子袭击以色列南部一天之后。真主党说,他们对以色列的袭击是为了支持在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说,它在北部边界的军事目标是确保北部社区居民安全返回家园。真主党将停止对以色列的火箭袭击与加沙战争的停火联系在一起。
以色列加强了对黎巴嫩南部地区和贝卡谷地的空袭,并将贝鲁特南部郊区的目标定为目标,甚至首次袭击了贝鲁特北部基督徒占多数的克塞万地区。真主党以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作为回应。
在黎巴嫩,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数万人逃离南部的家园,前往黎巴嫩各地,甚至前往饱受战争蹂躏的邻国叙利亚,他们大多躲在学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