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3日,第五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在沪举办,IIA编辑一行前往报道,并且从展会中采集了尽可能全面的光伏产业发展与自动化产品应用信息,供网友分享。
随着亚洲电池厂商对光伏设备不断增加的需求,在2011年将会是行业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测将会从2010的107亿美元增加至117亿美元。由于中国单晶硅一线厂商的结盟以及对已有的新兴薄膜技术的大力投资,使得2010年第四季度的生产能力继续增长,进而使2010年年度单晶硅电池以及薄膜面板产能增加至11.5GW。
回顾2009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仍保持40%以上的快速增长,且2009年下半年增长较为显著。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9.34GW,同比增长36.4%。其中,薄膜电池产量占比达到18%。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仍保持世界第一大位置,产量达到3460MW。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电池产量的49%。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全球太阳能发货分布(2010 Q3)(前两名来自中国)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全球太阳能产能分布(截至2010年底)
同时,2011年生产能力扩大率会超过60%。在2010年Q4末,大约有来自20个设备供应商的待办订单,价值超过1亿美元。与2009年Q4比较,2010年光伏设备积压量年增长率为26%,这种增长率反映在光伏接单发货比(Book-to-Bill ratio)中;2010年BB平均值超过1.24;2010年Q2 高峰值约为1.7。
从2006年开始,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龙头企业纷纷投资多晶硅项目,积极完善自身产业链。产业链一体化仍然是光伏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与之前的企业自行投入建设不同,2010年,诸多企业开始战略联盟,通过虚拟产业链提高企业竞争力。2009年,中国出台光伏产业发展刺激政策,标志着中国国内市场开始启动。同时,国内原料多晶硅产能开始释放,多晶硅长期依赖国外的问题得以改善。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困局开始破冰。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1H 2010中国电池片和组件的发货量领先全球
薄膜电池在2010年表现突出,美国薄膜电池企业First Solar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其他以硅基电池生产为主的企业紧随其后。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太阳能光伏电站仍然远落后于欧洲和美国规模
[DividePage:NextPage]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方面仍然以欧洲、日本和美国为主。2009年,全球并网装机容量为6430MW,德国、意大利和捷克占全球总装机的63%。全球光伏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2009年欧洲光伏装机总量是全球光伏装机总量的73%。美国和日本分别占比8%,是全球第二、第三大光伏市场。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未来10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量预测
中国进入原料多晶硅行业后,全球原料多晶硅紧缺问题得到解决,原料多晶硅暴利行情不再。随着技术成熟,光伏行业逐步进入竞争期;中国光伏企业除了之前的光伏产业链一体化战术外,还进入品牌竞争阶段。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光伏企业出现出货量上升,但盈利水平下降的现象,光伏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开始下降。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2009-2020年新能源投资情况(亿元)
另据IIA编辑与2011 SNEC太阳能行业用户的交谈,发现Proface、西门子、AB、威纶通的触摸屏,西门子、施耐德、罗克韦尔自动化、欧姆龙、三菱电机的PLC等产品都在现场的展示设备中有不少应用。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自动化厂商能为太阳能产业提供的产品与支持(以西门子为例)
对于2011年而言,“市场小年、产能释放、利润下降、两极分化”足以概括光伏产业发展的大势。
市场小年
2011年欧洲主要光伏大国会继续下调光伏上网电价的补贴,这就使得2011年欧洲光伏市场规模增速将明显放缓;另一方面,美国、日本、中国等新兴光伏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又相对有限。受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2011年将会是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的一个小年。总体上来看,2011年欧洲光伏市场的需求将出现同2009年相类似的突然性下滑,预计要到2013年,欧洲光伏市场的需求才能实现恢复性增长。
产能释放
2010年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世界光伏产业迎来了一轮发展潮,中国各大光伏企业开始扩产,这部分产能绝大多数会在2011年得到释放,这就会造成世界光伏电池和组件产能过剩的局面。相关数据预测,2011年国内主要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的产能扩张幅度基本上能够达到100%,而明年世界光伏市场对电池片和组件需求的增长不会超过30%,市场供求增速的失衡将导致行业开工率的大幅下降。
利润下降
在整个行业发展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2011年国内光伏产业链上各板块的平均利润率也将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当前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30%左右,多晶硅的价格暂时稳定在80美元/千克左右,预计2011年国内多晶硅行业受下游光伏电池和组件企业开工率下降的影响,多晶硅的市场售价可能会有小幅下滑,行业平均利润率也会因此受到拖累,下降到20%左右。
两极分化
2011年国内光伏行业内的企业将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强者恒强的趋势更加明显。由于2011年世界光伏市场的需求将会出现大幅减少,这实际上使得该行业之前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逆转,组件需求方将在市场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市场的萎缩会使需求方将订单更多投向综合实力较强的光伏企业,中小型光伏企业获得订单的难度会大大上升;另外,实力较强的光伏企业多是垂直一体化建设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这些企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强,这种优势在市场低迷时会越发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