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重要商品的绿色生产而奋斗

   日期:2025-07-19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82    
核心提示:      在德国的工业中心地带,一个细长的尖顶管道矗立在一群浓烟滚滚的铸造厂中。  德国第二大钢铁制造商萨尔茨吉特公司

  

  

  在德国的工业中心地带,一个细长的尖顶管道矗立在一群浓烟滚滚的铸造厂中。

  德国第二大钢铁制造商萨尔茨吉特公司(Salzgitter AG)拥有的这一装置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尝试,旨在彻底改变炼钢工艺,并最终确保德国经济的一个关键部分。

  钢铁是德国制造业最重要的材料,从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的汽车到西门子(Siemens AG)制造的先进机械,钢铁被用于制造各种产品。

  Salzgitter首席执行官Gunnar Groebler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金属是“任何你能想到的价值链的起点”,并将其描述为“任何经济中任何行业的重要因素”。然而,就碳排放而言,钢铁也是最糟糕的行业之一。

  它的生产技术在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保持不变,依赖于燃烧化石燃料的熔炉,每生产一吨钢铁产生超过一吨的碳——比水泥或化工行业还要多。

  本周,在都柏林郊外举行的彭博新经济门户欧洲会议上,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雷切尔·芒克利夫(Rachel Muncrief)特别指出,钢铁作为“巨大的污染源”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随着德国力争在2045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向绿色钢铁的转型是对欧洲在向更清洁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能够保留并适应何种重工业的早期考验。

  在下萨克森州、鲁尔河谷和萨尔州等炼钢地区,这也是一个深刻的个人问题。

  如果陷入困境的德国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 AG)、萨尔茨吉特(Salzgitter)和迪林杰(Dillinger httenwerke)步履蹒跚,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 AG)和宝马(BMW AG)等公司将不得不转向其他地方寻求供应。这可能会导致制造业供应链向海外转移,并将结束该国工业遗产中一个关键部分的篇章。萨尔州经济部长于尔根·巴克(Juergen Barke)表示:“未能成功实现向清洁技术的转型,意味着这里的钢铁行业将走向终结。”萨尔州目睹了一家钢铁厂的关闭,这家钢铁厂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国皇帝的军队生产钢盔。

  “这是一个生存问题。”

  萨尔茨吉特的场地位于下萨克森州的平缓山丘上,是实时结构变化的一个研究案例。在这个庞大的设施的一侧,三座燃煤鼓风炉排出熔融金属,而在其他地方,一组管道利用附近风力涡轮机的电力将水转化为氢,然后将氢泵入室内,将原铁矿石提炼成被称为海绵的纯化颗粒。

  与传统铸造厂相比,绿色炼钢工艺中使用的铁不需要熔化。为了完成转化,提纯后的矿石与其他元素在一个类似于巨型压力锅的电炉中结合。这一过程消除了约97%的碳排放,但实施它并不便宜:虽然萨尔茨吉特已经获得了近10亿欧元(10.7亿美元或4749亿令吉)的国家援助,但仅转型的第一阶段预计就将花费公司高达24亿欧元(118亿令吉)。

  为了使绿色钢铁生产长期有效,萨尔茨吉特需要确保它有足够的可再生能源和合适的基础设施来将能源转化为氢,并且客户或政府愿意支付潜在的更大成本。

  投入大量资源

  在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压力下,欧洲各地的钢铁制造商都在投入资源应对这一挑战。萨尔茨吉特的目标是到2033年将其所有三家传统铸造厂全部改造,其他竞争对手也在为此做准备。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正在法国和比利时投资建设设施,而在瑞典,SSAB和初创公司H2 Green Steel正在开发利用该国水力资源的项目。

  所有这些都只是德国更大范围努力的一个小窗口,以证明它既是一个净零排放国家,也是一个能源密集型生产基地。实现气候目标的必要性意味着放弃煤炭,德国的炼钢地区最初是围绕煤炭兴起的,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意味着它对廉价天然气的依赖已经结束。此外,随着绿色能源高管将目光投向中东和北非,寻找未来的生产基地,德国生产可再生资源的能力受到其相对较小的海岸线和黑暗冬季的限制。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这些挑战正迫使它们考虑一些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选择。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正在考虑一项计划,该计划可能会减少上游钢铁产量,转而将外国钢铁块进口到德国,在那里加工成更高价值的产品。虽然这将减少制造商的碳足迹,但这家总部位于杜伊斯堡的公司在决策中可能别无选择:为了制造足够的氢来生产一年的绿色钢铁,它将需要3800个风力涡轮机一年的电力——大约是德国目前产能的13%。布隆伯格

  威廉·威尔克斯和克里斯·瑞特为彭博社撰稿。这里表达的观点是作者自己的。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