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12月28日——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直在争论儿童的道德感。
有些人认为他们生来就没有对与错的概念。
20年前,人们似乎对先天道德指南针的观点达成了共识,但许多婴儿联盟的一项重要新研究颠覆了这一观点。
这项研究挑战了2007年耶鲁大学的凯利·哈姆林、保罗·布鲁姆和凯伦·韦恩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的结论。
在这个实验中,6到10个月大的婴儿观看了一场木偶戏,其中一个角色在“恩人”的帮助下或被“障碍物”阻碍下试图爬上一座山。
研究人员发现,婴儿似乎更喜欢施恩者,这表明早期的道德感使他们能够区分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然而,最初的样本规模太小,这让人们对这些发现的可靠性产生了质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婴儿——一个由发展心理学家组成的国际联盟——进行了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收集了567名婴儿的数据。
《对话》(The Conversation)杂志的一篇文章报道了这一发现,结果截然不同,因为婴儿没有表现出对“帮手”角色的偏好。
尽管有这些结果,研究人员还是敦促谨慎。
“有些人会马上解释说,这项研究表明最初的发现是不正确的(因此,其他的重复实验也不正确,而早期的非重复实验是正确的)。
“这是一种可能性——但我们不应该这么快就下结论,”ManyBabies的创始人迈克尔·弗兰克在蓝天社交平台上的一篇文章中警告说。
观察到的差异可以通过方法调整来解释,例如使用数字视频代替木偶戏。
一个基本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真的天生就有对与错的意识吗?
到目前为止,科学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缺乏结论性的结果并不能排除先天道德指南针的观点。
然而,它可能需要特定的条件或更多的时间才能出现,这可能与语言的发展有关。
与此同时,这个谜题继续引发反思,挑战我们对人性的假设。- ETX 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