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前沿》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制造选择如何影响纺织品中超细纤维的释放。
来自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洗涤模拟器(gyrowash)测试了不同密度的纱线,分别是未编织的纱线和编织的纱线,并比较了它们在洗涤时释放的微纤维量。
利兹大学设计学院的博士研究员爱丽丝·哈兹尔赫斯特领导了这项研究,她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纺织品生产的整个过程,直到纱线的纺纱方式,对限制超细纤维的释放都很重要。
“制造商应该在纱线纺纱规格和纤维类型中包含这些细节,以帮助服装设计师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他们的主要发现是:
未针织涤纶释放的超细纤维比未针织棉释放的多,但与针织涤纶释放的量相似。这表明聚酯纤维在编织过程中受到的损伤比棉花要小。
紧紧的针织织物在洗涤过程中释放的超细纤维减少了,但制造商应该注意内部纤维飞——在工厂里编织时从织物上脱落的可见“绒毛”——当衣服编织得很紧时,纤维飞得更高。
旋涡纺纱(当E型纤维是在涡流中使用气流扭曲而成的,其超细纤维的释放量低于环锭纱(当纤维绞成一团tal环)。环锭纺纱往往比旋涡纺纱更“多毛”,这已被证明会增加洗涤时超细纤维的释放。
研究认为,改变纤维组成和纺纱体系对减少超细纤维的释放影响最大。
然而,这些细节目前没有包括在产品规格中,这使得品牌更难以做出明智的选择,哪些服装会释放更多或更少的超细纤维。
学者们还呼吁对微纤维释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更多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害。
利兹设计学院的研究员马克·泰勒博士说:“我们知道棉花比聚酯产生更多的超细纤维,人们认为纤维素(来自棉花)比微塑料更不令人担忧,因为它是天然的。但事实是,我们对这些纤维对人类的影响知之甚少,除了知道它们可能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才能生物降解,并可能对海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设计学院可持续时尚讲师马克·萨姆纳博士说:“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英国的洗涤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源,每年释放出相当于1500辆双层巴士的超细纤维,所以在规格中包含有关织物编织和纱线纺纱系统的信息非常重要。”
更多信息:Alice Hazlehurst等人,调查纱线特性对针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微纤维释放的影响,《环境科学前沿》(2024)。DOI: 10.3389 / fenvs.2024.1340229
利兹大学提供
引文:制造选择如何影响超细纤维脱落?(2024, 4月5日)检索自https://phys.org/news/2024-04-choices-affect-microfiber.html
本文档受版权保护。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任何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