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三个长着尖刺的生物走出澳大利亚的一个岩洞时,附近的一个麦克风捕捉到了它们的喘息、呼气和“咕咕”声。这首同类音频解决了一场科学辩论,并表明这种动物可能有一种“爱的语言”。
克里斯汀·库珀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德里安德拉国家公园的研究人员第一次听到针鼹发出这种“咕咚”的声音时,他们发现这“真的很不寻常”,但“我们没有任何机制来记录它”。
据澳大利亚博物馆介绍,针鼹是一种长着尖刺、会产卵的哺乳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各地都有发现。针鼹的体长不到2英尺,它们用爪子、鼻子和长舌头捕食昆虫。
根据9月26日发表在《动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针鼹“只”发出“嗅闻”的声音,没有发声或听觉交流。相反,这些动物是用“化学和振动交流”的形式记录的。
但在观察针鼹时,库珀和她的合著者听到了几种动物发出“像鸽子一样的咕咕声”。他们记录了五个这样的例子,其中三个被记录下来。
研究人员在他们的录音中发现了针鼹的四种声音:“呼气、喘息、咕噜声和咕咕声。”
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在推特(Twitter)上分享了首个这种类型的录音,现在改名为x。与研究人员认为是动物呼吸的副产品的喘息声或呼气声相比,“咕咕声”听起来更柔和、音调更低。
库珀在9月27日科廷大学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针鼹单独或与另一只针鼹在一起时发出(咕咕)声。”“然而,这些声音很少发出,所有记录的声音都只发生在繁殖季节。”
新闻稿称,这些声音可能是针鼹的“爱的语言”。
库珀在新闻稿中说:“虽然我们不知道短喙针鼹发出咕噜声和咕咕声的目的或含义,但时间表明,针鼹只有在繁殖活跃时才会发出声音。”
研究人员称,这些罕见的录音是“短喙针鼹发声的明确证据”。
德里安德拉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海岸,位于珀斯东南约80英里处,与悉尼隔大陆相望。
研究团队包括库珀、C. Erbe、P. C. Withers、J. M. Barker、N. Ball和L. Todd-Jo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