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佛教把文字带到了印度。在它出现之前,思想和知识不是写下来的,而是完全储存在记忆中,通过口头代代相传。
最初的原因是缺乏合适的写作材料。粘土、铜板和石头都被使用,但它们都有局限性。
然而,不写下宗教或世俗思想的最重要原因是,印度教婆罗门祭司的既得利益是将包括宗教知识在内的知识留给自己。
祭司阶层想通过垄断当时主要由宗教主导的知识途径,来使自己在种姓制度(印度的社会和文化等级制度)中的崇高地位合法化。
婆罗门坚持认为,被称为吠陀经的神圣的印度教经文应该被牢牢记住,并且只能通过口头传播。把经文写下来会让其他不平等的人看到,也会结束婆罗门祭司阶级所享有的垄断。
此外,《吠陀经》使用的是精英阶层的语言梵语,而普通民众使用的是巴利语和其他当地方言。
佛陀对这种垄断制度提出了挑战。他谴责种姓制度。因此,他的追随者将他的哲学和言论写成文字,使用民间语言巴利语,而不是精英的梵语。因此,他的信息很容易传播。
印度最早的文字(在棕榈叶或石头上)出现在佛教时代。伦敦巴利文协会的创始人托马斯·威廉·里斯·戴维斯博士在他的著作《佛教印度》(T.Fisher Unwin London, 1911)中说,这些都是佛教徒的作品。
里斯·戴维斯(1848-1922)是一位牧师的儿子,是锡兰公务员(CCS)的一名官员,曾在加勒和阿努拉德普勒任职。在锡兰期间,他对巴利语和佛教产生了兴趣。在他因为一些轻微的违规行为被要求离开CCS之后,他专门研究佛教,成为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并在伦敦成立了巴利文协会。
在他的书《佛教的印度》中,里斯·戴维斯追溯了佛教诞生地印度的文字历史。在解释印度流行口头交流而不是书面交流的原因时,里斯·戴维斯博士说,部分原因是缺乏书面材料。
使用了棕榈皮、粘土、金属板和石头。但能写的只有简短的信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写书或手稿是不可能的。
但里斯·戴维斯注意到,奇怪的是,即使像树皮这样的书写材料出现在现场并被使用,人们也不愿意把东西写下来。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佛教出现。
佛教在这个问题上带来了一场思想革命。《西拉斯》以佛陀的对话话语为基础,是最早被写成文字的。这是在佛陀死后的第一个世纪,大约公元前450年。《赛拉斯》里列了一张佛教徒不该做的事的清单。
在佛教僧侣的戒律戒律戒律中,写作(Lekha)被称赞为“杰出的艺术”。在印度的佛教时代,文字知识并不局限于任何一个阶级或种姓或任何一个性别。
然而,在早期,即使在佛教时代,文字的功能也非常有限。它被用来公布统治者的命令,或者被个人用来相互交流。几个世纪之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小册子和手稿才被写出来。
例如,在早期佛教文献中列出的文章中,没有提到书籍或手稿。书中提到了“文本”,但这些文本是记忆而不是写出来的。
记忆里的东西不断重复,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从一个群体传到另一个群体,从一代传到一代。《帕提摩卡》由224条戒律组成,每个寺院每个月都要诵读,以便熟记。这是保存古代思想的唯一方法。
然而,佛教徒认识到文字的优势。比丘们意识到,如果文本不被记录下来并保存下来,佛教可能会消失。里斯·戴维斯(Rhys davis)指出,在angttara 2.147中,在佛教消失的四个原因中,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将佛经写下来。
人们普遍认为,印度字母(Akshara或不可磨灭)是从南北语义字母派生出来的。一定比例的最古老的印度字母与某些亚述砝码上的字母相同,也与公元前7世纪和9世纪的米沙铭文相同。
亚述是一个主要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4世纪,是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的一个帝国。公元前840年的米沙碑文被蚀刻在米沙石碑上,也被称为摩押石。
但里斯·戴维斯认为这种联系是站不住脚的。这种借用可能来自更早的时代,当时在我们所知的西亚,书写是从左到右,而不是从右到左。
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和印度西海岸之间就有了贸易往来,在此之前没有。根据《印度海事史》,关于印度西海岸的Sopara和Bharukachcha(巴罗赫)港口的最早文献证据,包含在巴利佛教经典的《三经》中。
在这里,Sopara被称为Sunaparantaka,这是商人Punna的家,佛陀的弟子。与巴比伦进行贸易的西海岸商人是德拉威人,而不是雅利安人,里斯·戴维斯说。
这些商人熟悉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人使用的字母。阿卡德帝国存在于公元前2334年至公元前2154年之间。阿卡德语文字在公元前八世纪或七世纪被带到印度。在这里,它被修改以适应当地的印度方言。
阿卡德文字花了一千年的时间才转化为梵文或利皮文(崇高的文字)。印度、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现在使用的所有字母都是从布拉米·利皮语演变而来的。
一开始,印度人用铁笔在不透水的桦树皮上写字。但桦树只生长在海拔最高的树木中,海拔通常超过3500米。在印度,它们只能在喜马拉雅地区看到。
由于没有使用墨水,桦树皮上的划痕往往会消失,树皮会枯萎。
直到后来,人们才用棕枝或塔里波特棕榈来书写。塔里波特棕榈原产于印度东部和南部以及斯里兰卡。然而,尽管Talipot的手掌很容易获得,但直到人们发现了不可磨灭的墨水,用铁笔代替单纯的刮擦,才有可能书写书籍。
但是,即使在墨水被发现之后,也没有人写书。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吠陀祭司阶层不希望他们的咒语(符咒或诗句)被其他人阅读,除了他们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最古老的印度树皮或棕榈叶手稿是佛教的就不足为奇了。“最早使用文字记录正典的是佛教徒。最早提到文字的是大量的僧侣文献《瓦西斯塔佛经》,这是后来的法律书籍之一,”里斯·戴维斯指出。
虽然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坎宁安将军坚持认为印度字母起源于“印度”或雅利安,但里斯·戴维斯认为,根据现有证据,印度字母根本不是雅利安字母。它是由航海的德拉威商人引入印度的。
梵语是一种比巴利语更古老的语言,但最早的作品是用巴利语而不是梵语写的。例如,在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68年至公元前232年),使用巴利语,以便他的信息能够传达给普通人。
但逐渐地,土著语言的梵语化发生了,碑文开始使用巴利语和梵语的混合。在一段时间内,梵语被等同于学术和尊严。梵语成为学习的语言和跨越语言界限的交流手段,就像拉丁语成为欧洲跨越国界的学习、复杂和交流的语言一样。
这是最近的发展,从印度最古老的刻有梵语铭文的硬币可以看出,它的年代是公元200年。这枚硬币是在萨提亚达曼国王时期铸造的,他是西部总督之一。西部总督是公元35年至415年间印度西部和中部的印度-斯基泰人(Sakka或Sakya)统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