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分析加深了猛犸象死亡之谜

   日期:2025-11-18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55    
核心提示:      大约4000年前,地球上最后一只长毛猛犸象在西伯利亚海岸外的一个孤独的北冰洋岛屿上灭绝,这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冰河

  

  

  大约4000年前,地球上最后一只长毛猛犸象在西伯利亚海岸外的一个孤独的北冰洋岛屿上灭绝,这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冰河时代动物之一的悲伤结局。但究竟是什么让弗兰格尔岛上最后的猛犸象灭亡了呢?一项新的基因组分析加深了这个谜团。

  这项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关于弗兰格尔猛犸象在岛上与世隔绝的6000年里经历的近亲繁殖、有害突变和低遗传多样性的描述,但得出的结论是,尽管之前有一些建议,这些因素不太可能导致弗兰格尔猛犸象灭亡。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进化遗传学家玛丽安·德哈斯克是6月27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她说:“这表明,有其他因素突然导致了种群的崩溃。”

  研究人员检查了从14头弗兰格尔猛犸象和7头西伯利亚大陆猛犸象的遗骸中获得的基因组数据,这些遗骸是岛上居民的祖先,可追溯到5万年前。

  随着冰河时期的缓和,猛犸象长期生存的干燥草原苔原逐渐从南向北转变,在全球气温上升的情况下,变成了更湿润的温带森林,将这些动物限制在欧亚大陆的最北端。

  “这可能也是猛犸象最终在弗兰格尔岛上被孤立的原因,大约1万年前,由于海平面上升,弗兰格尔岛与大陆失去了联系。德哈斯克说:“甚至可能只有一个鹿群在岛上生活。”

  基因组数据表明,在弗兰格尔山区隔离的猛犸象种群最初最多只有8只,然后在大约20代(大约600年)内增长到200到300只,并保持稳定。

  该研究发现,一组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的基因多样性减少。但是,当猛犸象慢慢地积累适度有害的突变时,最有害的缺陷正在从种群中消失,显然是因为携带这些缺陷的个体生存和繁殖的可能性较小。

  这项研究没有包括人类最后300年的基因组,但现在已经出土了这样的遗骸,并计划进行基因组分析。

  先前的研究将这种灭绝归因于积累的遗传缺陷。

  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的古遗传学中心的进化遗传学家洛夫·达伦说:“我们不认为近亲繁殖、基因多样性低或有害突变导致种群灭亡的原因是,如果情况确实如此,种群应该经历一个逐渐减少的过程,随着近亲繁殖的增加和多样性的丧失,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走向灭绝。”

  “但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在猛犸象被隔离在岛上的6000年里,近亲繁殖水平和遗传多样性几乎没有变化。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规模是稳定的。”

  人类狩猎似乎也不是罪魁祸首。

  “我同意猛犸象死亡之谜仍在继续。从考古证据来看,我们知道人类是在猛犸象灭绝400年后才来到这里的。”

  “壁炉和居住结构很容易找到,还有燧石碎片、重新加工的骨头和象牙等等。但弗兰格尔没有人类与猛犸象互动的痕迹,”达伦补充说。

  一种可能是传染病,可能是由鸟类带到岛上的。

  “考虑到我们在免疫系统基因中发现的多样性减少,猛犸象可能很容易受到这种影响。或者,苔原火灾、火山灰层或非常恶劣的天气季节等因素可能导致弗兰格尔岛的植物生长非常糟糕。考虑到它的人口是如此之少,它很容易受到这种随机事件的影响。”

  “换句话说,在我看来,也许猛犸象只是运气不好。如果不是因为运气不好,我们今天可能还会有猛犸象。”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