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重磅报告: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37亿

   日期:2024-09-09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130    

  你是5.37亿人中的一员吗? 这404.3亿你贡献了多少? 2月26日,在国家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博物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及高校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文学研究所社科院正式发布《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已突破400亿,中国网络文学作者数量突破2400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的这份报告,从价值定位、内容主题、创作生态、IP产业和海外网络文学等方面清晰展示了中国网络文学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并聚焦质量、IP转化加速,深入剖析2023年网络文学行业发展三大核心趋势,其中包括深化全球化。

  具体到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04.3亿,同比增长3.8%。 网络文学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605亿元,同比增长近百亿,网络文学产业迎来3万亿市场。 我国网络文学作者数量达2405万人,网络文学作品数量达3620万篇,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37亿,同比增长9%。 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为10.79亿,中国网民中近一半是网民。

  对于网络文学创作者而言,报告指出,00后已成为新的主力军,他们与95后一起引领着当前网络文学的创新。 以代表性网络文学平台为例,阅文新晋“白金大师”作家60%出生于1990、1995年代,网络文学“十二天王”典范作家80%出生于1995年代,60%的新作家出生于2000年代。 后退。 以《奇仙》、《清心巡》、《玄剑仙族》为代表的“一书成神”现象凸显。 起点网等孵化机制成熟的头部平台已成为年轻作家成名的快车道。

  在网络文学创作主题方面,报告显示,文化自信、民族叙事有力已成为当前网络文学创作的新趋势。

  2023年,网络文学作者更加突出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现实、科幻等多元题材,持续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多元题材,“国潮”写作成为年度趋势。 其中,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阅文集团主办的首届“乐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征文比赛共收到参赛作品6万份,涉及京剧、木雕、造纸技艺、和舞狮。 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

  同时,“网络文学全球化程度加深”也是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又一引人注目的特点。

  报告指出,当前网络文章、游戏、影视已成为“文化出口”的三驾马车。 数据显示,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已突破40亿元,拥有约41万名海外网络作家、约62万部海外原创作品、约2.3亿海外访问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拥有最多的用户。 。

  在一键AI翻译、海外IP产品相互赋能等利好因素支撑下,中国IP逐渐走进全球视野。 比如影视剧《庆余年》第二季成为全网首部预订量破千万的国产剧。 独家发行权已被迪士尼预购; 影视剧《天耕记》登上爱奇艺泰国站、日本站榜首; 阅文首个独立海外发行IP改编游戏产品《激战:怒云》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上线,2023年Q4东南亚新增用户数环比增长118% 。

  报告还进一步总结了2023年网络文学IP市场规模近百亿增长的三大驱动力:IP前期开发模式逐步成熟; 电影、电视、动漫、微短剧等赛道将创造重要增量; AI技术将助力网络文学IP生态加速等

  网络IP生态海外拓展在出版、音像、动漫等领域全面开花。

  报告认为,2023年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效率和质量将得到提升。 云鹤数据2023年新剧热门剧有效榜单显示,TOP20作品中有60%改编自网络文学; 动漫和科幻IP影响力的重要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预测2024年将是男性频道(男孩频道)IP影视改编的爆发年。 截至2023年底,腾讯视频期待榜TOP5中,男性IP占60%。 其中,《庆余年》第二季位居电视剧期待榜第一,预订量超过1150万; 《大风守望者》预约量超过1100万。 200万,“爆款”男视频力作重回巅峰。

  报告还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文学行业的多方面影响。 它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掀起内容生产方式大规模、深远的变革。 AIGC(生成人工智能)已成为辅助在线文章作者提高创作效率的趋势。 业界共识。

  此外,报告还特别指出,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版权保护生态共治,政策法规、行业自律、读者作者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快网络文学正版化进程,形成网络文学在国内外传播的关键保障。 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邱进一 主办方提供

 
打赏
 
更多>同类文章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