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指人不能善终。 也有对恶人的咒诅的意思。
【出自】:《论语·高级》:“置之不理,则不死。”
10.日夜不放弃
【解释】:放弃:放弃。 日日夜夜都不要放弃。 比喻日日夜夜。
【出自】:《论语·子罕》:“子罕在江上曰:‘死者如日夜不放弃的人。’”
11. 很高兴
【解释】:用来表示极其、极其、生动。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 如果你不在你的位置上,你就不会追求你的政治目标。
【说明】:如果您不担任该职位,则不会参与该职位范围内的事务。
【出自】:《论语·太伯》:“子曰:不在位,不求政。”
03
13.观察言语和情绪
【解释】:察:详细察看。 观察其他人说什么或看他们的表情。 它指的是试图揣摩别人的想法。
【出处】:《论语·颜渊》:“正直之人,正直而好义,观言色,思以下人。”
14、仁爱求义
【解释】:仁:以自杀来达到仁; 行义:为了正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为了正义,丢掉性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仁人志士,不为生存而害人,而以自杀来达到仁”。
15.成年之美
【解释】:程:成就。 完成别人的善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之美,非小人之恶。”
16. 追随内心的渴望
【解说】: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出处】:《论语·魏征》:“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04
17. 参战
【解说】:恒河:古代的两种兵器。 进行大规模的战争。 比喻大张旗鼓地表演。
【出处】:《论语·季氏》:“国家崩坏,无法维持其事业;而在国家内部图谋战争。”
18.等待价格
【解释】:顾:卖。 等卖个好价钱再卖。 比喻待遇好的人都会为他工作。
【出自】:《论语·子罕》:“太好了!太好了!我就这样对待贾。”
19. 食物和饮料
【解说】:一篮子食物,一勺饮料。 形容安于清贫的读书人的高尚生活。
【出处】:《论语·永夜》:“一筐食一瓢饮,在后巷,人不忍忧,归来不改喜。” ”
20.尽你的职责
【解释】:本指以仁为己任,毫无谦卑之心。 后指的是遇到该做的事就主动去做,不屈服。
【出自】:《论语·灵公韦》:“子曰:‘有责任,不屈服于主。’”
21、方式不同,不要同时工作。
【解说】:走不同道路的人,无法一起谋划。 这意味着具有不同观点或利益的人无法一起工作。
【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2. 道听途说
【解释】:道,土:道。 路上听到的话语,也传遍了路上。 一般指毫无根据的谣言。
【出自】:《论语·阳火》:“听道而妄言,是废德”。
05
23. 糟糕的衣服和糟糕的食物
【解释】:邪:粗。 指衣食不善。
【出处】:《论语·礼仁》:“士之志于道,而耻于衣食不善者,不值得议论。”
24.听证会年份
【解说】:当你六十岁的时候,你可以通过听别人的话来判断真假。 指60岁以上的一代。
【出自】:《论语·为政》:“十而立志,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天命。”我的耳朵已经听清楚了,七十岁了,我就随心所欲了。”
06
25.生气忘记吃饭
【解释】:学习或者工作太辛苦,连吃饭都忘记了。 形容非常勤奋。
【出处】:《论语·述尔》:“怒而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来将至。”
26. 制造麻烦
【解释】:犯罪。 封建统治者指的是人民的反抗和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罪而好闹的人,不是存在的人。”
27. 肥马浅毛
【解释】:裘皮:毛皮大衣。 骑一匹肥马,穿轻便温暖的皮衣。 形容慷慨大方。
【出处】:《论语·永业》:“红色宜骑肥马,穿轻裘”。
28. 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解释】:费、张:文采。 这篇文章被形容为富有文学才华,值得一读。
【出自】:《论语·公冶长》:“吾党童子之狂滑,甚奇,不知何故列入。”
29. 崩溃
【解释】::崩溃; 分析:分开。 崩溃、瓦解、分崩离析。 形容一个国家或团体的解体。
【出自】:《论语·季氏》:“远方之人不服而不能来,国土崩坏而无法守。”
30.父母的国家
【解释】:指祖国。
【出自】:《论语·卫子》:“侍奉他人徒劳,何必去父母之国。”
07
31. 坚决又迟钝
【解释】:刚:坚强; 毅:果断; 木:简单; 娜:说话慢,这里指说话小心翼翼。 孔子称赞人有四种品质。
【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克,近于仁。’”
32.如何用刀切鸡肉?
【解说】:为什么要用杀牛刀杀鸡? 比喻做小事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出自】:《论语·阳火》:“吾城中,闻弦乐声,夫子笑曰:‘牛刀怎能斩鸡?’”
33. 不一起工作
【解释】:计划:讨论、计划的意思。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需要互相协商。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34. 保持尊重和礼貌
【解释】:恭:恭敬; 李:礼仪。 保持尊重和礼貌。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恭敬有礼,待人恭敬有礼。”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工具:工具。 要想做好工作,首先要磨砺工具。 意思是说,要想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于此国,当为贤人,侍奉其官,也是其学者的仁慈朋友。”
36.攻击异端
【解释】:指对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的学习和贯彻,也指对异端的批判。
【出处】《论语·魏征》:“子曰:‘攻外道,害外道。’”
37.太多还不够
【解释】:over:过多;过分:过多。 仍然:喜欢; 不如:达不到。 做某事过度与做得不足一样都是不恰当的。
【出处】:《论语·进》:“子贡问:‘夫子与商者,何者贤哉?’ 子曰:“夫胜于商,而商不如商。” 他说:“那么师父更好吗?” 先生说:‘太多是不够的。’”
38.奇怪的力量和混乱的神
【解释】:指与怪异、勇猛、叛逆、鬼神有关的事物。
【出自】:《论语·叔尔》:“子不言奇、权、乱、神。”
08
39.年轻人很可怕
【解释】:后世:年轻人,后辈; 惧:敬畏。 年轻人真棒。 形容年轻人可以超越前辈。
【出自】:《论语·子罕》:“后人可畏,焉知后人不如今人。”
40.患得患失
【解释】:苦:忧虑,忧虑。 担心得不到,得到又担心失去。 形容一个人非常重视个人的得失。
【出处】:《论语·阳火》:“得而不得,得而忧失,失而无得。”任何事物!”
41. 教学孜孜不倦
【解释】:教:教导。 他教导人们要有极大的耐心,永不疲倦。
【出自】:《论语·述尔》:“吾学不厌,教不厌,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42. 无需任何费用即可受益
【解释】:惠:利益他人;惠:惠及他人。 费用:消费。 对别人有利,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
【出处】:《论语·尧》:“因民利民而利民,这不也是不劳而获利民吗?”
09
43. 勇敢行动
【解说】:当你看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魏征》:“不做正事,是缺乏勇气。”
4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渴望:希望; 不:不想要; 施:强加。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无怨,家无怨。”
45.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解释】:责备:责备。 它本来是指已经做过或已经做过的事情,所以没有必要再去责备它了。 现在意味着不再指责过去的错误。
【出处】:《论语·八易》:“已事不议,事事不逐一谏,往事不怨。”
46、看到有才华的人,就一起想一想。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 齐:平等。 当我看到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时,我就想追上他。
【出处】:《论语·礼仁》:“见贤思齐,见贤思齐。”
47. 完美
【解释】:极其完美,极其美丽。 意思是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瑕疵。
【出自】:《论语·八易》:“子曰《韶》:‘其美也,其也也。’” 他这样评价《无》:“它是完美的美丽,但它并不完美。”
48. 保持尊重的距离
【解说】:表面上表示尊重,实际上却不愿意亲近。 也用作讽刺的话,表达不愿接近某人。
【出自】:《论语·永夜》:“为民服务的意义在于敬鬼神而远之。”
49.举一例子
【解释】:反:比喻。 比喻从一件事触类旁通了解许多其他事情。
【出自】:《论语·述尔》:“取一角,不以三角反之,则不复也。”
10
50. 谈论訚訚 (yín)
【解释】:形容愉快、悠闲的谈话。
【出处】:此话出自《论语·向党》:“与朝臣对话,如与下官对话;与上官对话,如对话”。
51. 空
【解释】:空:真诚、虚心。 原本形容为人真诚、心胸开阔。 现在形容为一无所有。
【出处】:《论语·子罕》:“小人问我,空。我敲两头,空。”
11
52. 离去辞七千
【解释】:曲:短,损失; 穷:精疲力尽。 我无话可说,因为我错了。
【出处】:《论语·进》:“此乃恶夫谄媚者。” 宋朱熹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而理穷而言也贫,以言蔽人耳”。
53. 乐山乐水
【解释】:乐:爱好、爱好。 有人喜欢山,有人喜欢水。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
【出自】:《论语·永夜》:“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54. 玩得开心,忘记烦恼
【释义】:乐而忘忧。 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论语·述尔》:“怒则忘食,乐则忘忧。”
55. 玩得开心
【解释】:喜欢做某事并从中获得乐趣。
【出处】:《论语·述尔》:“节食饮水,屈臂枕头,亦乐矣。”
56.良师益友
【解释】:好,好; 有益的,有帮助的。 一个能教书育人、助人为乐的良师益友。
【出处】:《论语·述尔》:“三人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之,改其恶者。” 《论语·季氏》:“三友,益之,害之。三友。直率的朋友,宽容的朋友,有知识的朋友,有好处;有豁达的朋友,有知识的朋友。”朋友是温柔的,朋友是谄媚的,是有害的。”
12
57. 苗而不艳
【解释】:苗:指农作物的出苗; 秀:庄稼发芽、开花。 这意味着农作物已经发芽但没有抽穗。 比喻资质很好但没有成就的人。
【出自】:《论语·子罕》:“猥琐而不艳者有夫!艳而不实者有夫!”
58. 聪明好学
【解释】:Min:聪明; 良:偏好。 有才华、聪明且渴望学习。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聪明好学,不耻于问,此谓文学。’”
59、对事物敏感,说话谨慎。
【解说】:敏:努力,沉:小心。 工作要勤奋,说话要谨慎。
【出处】:《论语·雪儿》:“君子无食无住,无安居,速于事而慎言。”
60.击鼓出击
【解释】:比喻宣布犯罪、谴责或谴责。
【出自】:《论语·进》:“非我弟子,则击鼓而攻。”
61.合理
【说明】:Name:状态、姓名; 顺:合理、顺利。 原名正当,言辞合理。 后来往往表示做某事是合法的,理由也有道理。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13
62. 不带愧疚的反省
【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不感到羞耻或不安,即不做任何值得羞耻的事情。
【出处】:《论语·颜渊》:“向内省察,无愧疚之心,何必忧惧呢?”
63. 能够从附近的人那里吸取例子
【讲解】:能够对自己进行类比。 比喻能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
【出处】:《论语·永业》:“能以近友为榜样,可以说是仁之道。”
64. 正值壮年
【解释】:富岁月:未来的许多年。 形容年轻有活力。
【出自】:《论语·子罕》:“后人可畏。” 宋朱熹说:“孔子曰,子孙富强,足以积学而待之,其潜力将是巨大的。
14
65. 普通人无法掌握自己的意志。
【解释】:比喻即使是普通人也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志向。 也意味着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论语》: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取将帅,而小人却不能夺取意志。”
66. 头发左折(rèn)
【解释】:左折:衣服的裙摆向左盖住。 头发蓬乱,衣服敞开,主要指外族入侵。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贤文》:“卫管仲,吾遣于左。”
15
67. 肥马浅毛
【解说】:身穿轻薄温暖的毛皮大衣,骑着一匹肥马。 形容生活奢侈。
【出处】:《论语·永夜》:“赤者作七野,骑肥马,着轻裘衣。”
16
6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考虑:考虑; 忧虑:担心。 人若不考虑长远,难免会产生眼前的忧虑。 就是说看事情、做事要有长远的眼光、深思熟虑。
【出自】:《论语·灵公韦》:“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9、路漫漫其修远兮,死而后已。
【解释】:任:负担; 涛:路。 停了下来。 担子重、路长、责任重大,经过长期奋斗,至死不渝。 描述为履行责任而奋斗一生。
【出自】:《论语·太伯》:“士不可无大毅力,任重而道远。知己知彼,仁者不殆?”死后结束也太遥远了吧?”
17 号
70. 三个复杂词
【解释】:三复:重复多次; 思言:这句话。 一遍又一遍地读这句话并体会它。描述对它的高度重视
【出处】:《论语·高级》:“南荣三赋《百规》”。 朱熹注:“《诗经·大雅·易》篇云:‘白桂之玷污尚可磨去;此为白桂之玷污,不可矣。’” 南荣每天重复三遍。”
71.三十而立
【解释】:指三十岁之前或三十岁之后取得某种成就的人。
【出自】:《论语·魏征》:“十五立志读书,三十立志。”
72、三月,不知肉味。
【解说】:三个月内肉就不好吃了。 它意味着专注于一件事而忘记其他事情。 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处】:《论语·叔尔》:“子在齐闻‘绍’,不知三月肉之味。”
73.自杀才能成为仁慈的人
【解释】:成:完美; 仁:仁,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后来泛指为了维护正义而舍弃生命。
【出处】:《论语·灵公卫》:“有志之士仁者,不以求生而害其仁,而以杀身以尽仁。”
74、外表暴力,内心柔软
【解释】:颜色:外观、外观; 厉:凶猛; 易:弱。 外表坚强,但内心脆弱。
【出自】:《论语·阳火》:“外表锋利,内心柔软,如小人,亦如贼。”
75.善于销售
【解释】:贾:通“价”。 单佳:价格好; 顾:卖。 等待好价钱出售。 比喻不识人才,等赏识人才才出面工作。 也比喻有好工作才愿意担任职务。
【出处】:《论语·子罕》:“这里有美玉,你把它们藏起来,卖给好商人(价格)?”
76.生死悲哀
【释义】:生时,受人尊敬;生时,受人尊敬。 人死后,会受到哀悼。 用来颂扬受人尊敬的死者。
【出处】:《论语·子张》:“生者光荣,死者悲哀”。
7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解说】:古时指的是一个人的生死以及其他一切经历都是由命运决定的。 常用来表示事情已经结束,人力无法挽回。
【出处】:《论语·颜渊》:“商闻此,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78.进入大厅
【解说】:古代宫殿中,前面是大厅,后面是厢房。 比喻学习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达到高成就。
【出自】:《论语·进》:“子曰:‘已登堂而未入室。’”
79. 不知所措
【解释】:量:地方。 我不知道我的手和脚该放在哪里。 形容表现得惊慌失措,或无法应对。
【出自】:《论语·子路》:“刑不及,民则茫然。”
80.可以忍受,但是什么是不能忍受的呢?
[解释]: 是:这个; 哪一个。 如果这是可以容忍的,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呢? 这意味着它永远不会被容忍。
【出处】:《论语·八夷》:“子曰季氏,八夷舞于庭,可忍,不可忍者。”
81.不需要吃足够的东西来满足你的需要
【说明】:饮食不需要饱腹感。 指饮食要适量。
【出处】:《论语·雪儿》:“君子食不厌精,居安乐乐。”
82.死者是这样的
【解释】:用来形容岁月如流水般流逝,一去不复返。
【出处】:《论语·子罕》:“子罕江上曰:‘死者如人也!日夜不舍。’”
83. 不写而讲述
【讲解】:叙述:阐述前面的理论; 写作:创作。 指只叙述、阐明前人的学说,而不创造自己的学说。
【出处】:《论语·述尔》:“言而无文,信而喜古。”
84.死后
【解释】:停止。 直到你死了才停止。 描述为履行责任而奋斗一生。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无大毅力,任重而道远。知己知彼,仁者见仁,不是太重要了吗?”离死也太远了吧?”
85、味道好得无法言语。
【解释】:巳:古代四匹马拉的车; 舌:指所说的话。 他一句话,就算是四马战车也追不上。 比喻一旦说出的话就无法收回。
【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君子,其舌不如马。”
86.我们是全世界的兄弟。
【解说】:五湖四海的人们亲如兄弟。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恭敬有礼,天下之人皆兄弟。”
87、四身不精进,五谷不分离。
【解释】:四身:指人的两只手、两只脚; 五谷:通常指大米、黍、小米、小麦、豆芽。 就是说,不参加劳动,就无法辨别五谷。 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自】:《论语·微子》:“吾公曰:‘四身不勤,五谷不离,谁为主?’”
88. 有礼貌地扫地
【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扫荡:指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表示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甘于堕落。
【出处】:《论语·子罕》:“天哀思文死,死者不能与思文相比”。 清人徐克《清巴乃雷朝·34》:“督察视察,一步登天;督师来督,礼扫地。”
18
89.温故知新
【解释】:文:审阅; 因此:旧。 回顾旧知识,获得新的认识和经验。 这也意味着回顾过去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
【出处】:《论语·魏征》:“温故知新者,可以为师”。 汉代班固《东都赋》:“温古习新难,知德者稀”。
90.温柔温柔
【解释】:文:文学才华; 质量:物质; 彬彬:恰当的描述。 本来是形容一个人既优雅又朴实,后来用来形容一个人优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永夜》:“质胜于文,则为狂;文胜于质,则为史;文于文,则为君子。” ”
91. 无为而治
【解释】:无为:无所事事; 治:治理。 世界是由自己无为而治的。 原意是舜在位时,追随尧的思想,没有做任何改变。 后来泛指以德化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为政而不为,如舜?”
19
92.小德的进出
【解释】:小德:小节; 差异:与标准的偏差。 指一些不严格要求的部分。
【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可逾闲,小德可出入”。
93.满血
【解释】:血:能量; 方:直立; 刚:强。 形容年轻人充满活力。
【出处】:《论语·季氏》:“极强,血气强,警则战。”
94、学得好,就能当官。
【解释】:优秀:学成后有足够的余力,那就当官吧。 后者指的是那些学习成绩优异,进而升任官职的人。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为官则好学,学好则为官。’”
95. 一步一步
【解释】:指学习和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深化或提高。
【出自】:《论语·先文》:“不怨天,不怨人,学下而上,是天知我吗?” 朱熹注:“此乃自省修身,循序渐进。”
96. 遵循指导
【解释】:寻寻:有序的出现; 善:善于; 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很善诱人。”
20
97、言必信,行必果。
【解释】:信:信守诺言; 郭:果断,坚决。 说到做到,一定要说到做到,说到做到。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有果,小人而已。”
98. 你说的话一定是对的。
【说明】: 中心:朝上。 只要说话,你就会进入正题。
【出处】:《论语·高级》:“夫人不言,言必准”。
99. 言语没有意义
【解释】:及:涉及; 义:严肃的真理。 志敬说了些无聊的话,一点也不严肃。
【出处】:《论语·卫灵公》:“终日群居,言无意义,唯智做小事,难矣!”
100. 信守诺言
【解释】:可靠、值得信赖。
【出自】:《论语·学而》:“交朋友,言必信”。
101.一旦说出一句话,就很难跟上。
【解说】:一旦说出来,就算搭四马车也很难追上。 一旦说出的话,就无法收回。 一定要算。
【出处】:《论语·颜渊》:“子曰君子马不能追其舌。” 《邓熙子·篆词》:“一言不及,马的马追不上;一言仓促,马的马追不上。”
102. 简而言之
【解释】:覆盖:覆盖,引申为概括。 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出自】:《论语·魏征》:“诗三百首,可概括之曰:‘思无罪’。”
103. 一致
【解释】:穿透:穿透。 用一个基本真理来理解整个故事或全部真相。
【出处】:《论语·礼仁》:“孔子曰:‘瞧!吾道一贯。’ 曾子曰:“伟。” 儿子出来后,弟子问:“什么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之道,如此矣。”
104.以德报怨
【解释】:德:恩惠。 怨恨:仇恨。 不要怨恨别人,而要给别人好处。
【出自】:《论语·先文》:“可曰:‘如何以德报怨?’ 孔子曰:“如何报恩?以直报恶,以德报德。”
105. 直接回应投诉
【解释】:正直:公正、正直。 公正地对待那些你所憎恨的人。
【出自】:《论语·先文》:“以直报恶,以德报德。”
106.为了别人胡言乱语
【解说】因为那个人不好或者地位低下,所以他的正确言论也被否定了。
【出处】《论语·灵公韦》:“君子不以言来兴人,不以人废言”。
107.用行动躲起来
【解说】:被任命,就出来做事;被任命,就出来做事;被任命,就出来做事。 如果你没有被任命,你就会退休。 这就是早期伟人的态度。
【出自】:《论语·叔尔》:“用之则行,留之则隐,唯我与汝为良夫。”
108. 教育和歧视之间没有区别。
【说明】:Class:类别。 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来自]:“孔子·韦林的分析”:大师说:'教义之间没有区别。'”
109.无法停止
[说明]:欲望:思考; 停止:停下来,休息。 即使停止,也无法停止它。
[来源]:“孔子·齐汉的分析”:“主人用他的善良诱使我。他说服了我的著作,并通过他的礼貌邀请我。我不能停止想这样做。”
110.愚蠢的超越
[说明]:Yu:愚蠢,愚蠢和:可比。 太愚蠢了,无法与其他人进行比较。 形容极其愚蠢。
[来自]:“孔子·冈的分析”:“宁·乌兹(Ning Wuzi),如果一个国家有道路,那将是知道的;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道路,那将是愚蠢的。 ,但无法达到它的愚蠢。”
111.怪别人
[说明]:天:命运,命运; 特别是:怨恨,责备。 指在遇到挫折或问题时指责上帝或其他人。
[来自]:“孔子·西安·温的分析”:“不要怪天堂,不要怪别人,从底部学习并到达顶部。认识我的人就像天堂一样!”
21
112.选择好并遵循它
[说明]:从:以下,扩展到学习。 这意味着选择好东西来学习和做它们。
[来源]:“孔子·舒尔的分析”:“当三个人走路时,他们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好的老师,跟随他们,然后改变不良的老师。”
113.知道是知道
[说明]:for:是的。 要知道。 如果您不知道,那就不知道,那很聪明。 这意味着您必须在学习方面有正确的态度,这也意味着您必须在生活中诚实。 女性:与“ ru”相同,你。
[来源]:“孔子·魏兹的分析”:孔子说:“ yu!教你的女儿知道它!知道它意味着知道它,不知道它意味着不知道它,这是知道的。”
114.星星闪闪发光
[说明]:这是每个人支持的隐喻,周围是他们敬佩的人。
[来源]:“孔子的分析:治理”:“基于美德的政府就像贝琴一样,它居住在其位置和所有的星星(拱门)。”
115.金均值
[说明]:指对生活的公正,折衷和和谐的态度。
[来自]:“孔子·扬耶的分析”:“黄金是美德,它是最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