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是一种化疗药物,已被证明在治疗实体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时非常有效。然而,它的使用经常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绝大多数患者的神经系统问题。症状包括四肢刺痛和疼痛、痉挛、肌肉无力和行走困难等。在严重的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要求减少剂量,甚至停止治疗。
患者因紫杉醇而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尚不清楚。迄今为止,其他研究表明,基因变异的存在可以解释患者对这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尽管没有临床预测标记。
现在,来自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科学家与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合作,已经确定了第一个与严重神经毒性相关的遗传标记。这些结果在医院临床实践中可能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将有助于评估个体的治疗风险,从而改善携带这些变异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研究的作者补充说,这些信息对西班牙人口尤其有价值:“尽管这些变异在人口中罕见或不常见,但它们在西班牙的频率高于其他国家。”在西班牙,每3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他们的基因组中携带一种这种基因变异。
这项研究由Cristina Rodríguez-Antona领导,她是CNIO遗传内分泌癌小组的研究员,由Mercedes Robledo领导,研究结果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杂志上。
减少药物排泄,毒性更大
研究人员最初对8名西班牙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完整的外显子组测序,这些患者在接受紫杉醇治疗后出现了极端的神经病变。外显子组是基因组中翻译成蛋白质的部分。
在研究的第一阶段,他们发现了与肝脏CYP3A4酶功能丧失相关的基因变异,这种酶负责将药物从体内清除。
“鉴于这些结果,我们对228名接受相同药物治疗的西班牙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以寻找这些变异。该研究证实了它们在经历最大毒性的患者中存在,”Rodríguez-Antona说。
CYP3A4酶参与了目前临床使用的50%以上药物的代谢。研究人员解释说,“出于这个原因,识别携带这些降低其活性的变体的患者对于优化治疗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使用治疗剂量和毒性剂量差别很小的药物的人,比如用于肿瘤学的药物。”
我们仍然不知道紫杉醇治疗期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所有原因,但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接受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筛查以检测CYP3A4变异功能丧失的重要性。
“我们的研究表明,最近开发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可能有助于识别预测药物相关副作用的遗传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