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的战争的新闻引起了一些家庭的共鸣。
自从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时,几乎一半的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以来,马哈·莫拉一家的生活一直是一个漫长的被剥夺和分散的故事。摩拉一家最初来自海法地区。暴力死亡的幽灵仍在潜伏:莫拉的一个妹妹切卡(Cheikha)生活在以色列的轰炸之下的加沙地带。
她的儿子哈尼在为孩子们寻找食物时在空袭中丧生。另一位穆罕默德在之前的冲突中丧生。我妹妹不得不离开她在汗尤尼斯被毁的家。她很疲惫,心理上也很痛苦,”莫拉说。她是一所幼儿园的主管,位于贝鲁特郊区的巴拉杰内,这是黎巴嫩12个巴勒斯坦难民营之一。
对她来说,加沙战争有其个人层面。这场冲突也重新点燃了过去的创伤:莫拉的三个兄弟在黎巴嫩战争(1975-1990)中丧生,她经历了在破坏中从一个营地搬到另一个营地的经历。
她说,切卡1982年因为爱情离开了巴拉杰尼。那一年,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大约1.2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的战士,被迫随其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流亡到其他阿拉伯国家。他们还包括活动人士,如来自加沙的法塔赫附属记者Khodr Fayad和Cheikha的未婚妻。在也门,这对夫妇组建了家庭。1994年,根据奥斯陆协议,阿拉法特进入加沙。在他之后,被驱逐出境的法塔赫成员在这块飞地定居下来。法亚德和切卡也在其中。
阅读更多
只有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战争:真主党在黎巴嫩激起了对以色列的愤怒
自2023年10月以来,已有超过3.2万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被杀,其中大多数是平民。“你不必在那里有亲戚,也会对以色列的灭绝战争感到反感,”莫拉说,她已经30年没见过她的妹妹了。
在营地里,阿拉法特的肖像以及法塔赫和巴解组织的旗帜随处可见。然而,现在,沿着主要街道,也有对手哈马斯人物的海报,比如伊斯兰运动武装派别的发言人阿布·奥贝达(Abu Obeida)。在狭窄、贫穷的小巷里,建筑物之间杂乱的电线模糊了天空的视野,哈马斯的标语用喷漆写满了墙壁。“不是每个人都成为哈马斯的支持者。但是阿布·奥贝达让我们觉得我们巴勒斯坦人可以拥有一个国家。两国方案终于可以实施了!但以色列不想要它: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之前,加沙令人窒息。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的暴行持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