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度投资者来说,2023年是有趣的一年,因为股市出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创造了印度初创企业领域的新纪录。然而,在同一时期,印度的就业形势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从IT行业到教育科技,再到初创企业,一些行业参与者都进行了裁员,原因是全球经济逆风和融资寒冬是这些决定背后的主要原因。
几家媒体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初,科技行业已经裁员近24万人,比一年前的2022年裁员人数增长了50%。引用裁员数据。专门追踪科技行业裁员情况的网站fyi显示,截至2023年10月13日,今年迄今为止,全球约有1059家科技公司解雇了240193名员工。相比之下,2022年,1061家科技公司解雇了164769名员工,在过去两年中,平均每天有555名员工失业,或者每小时有23名员工失业,《今日印度》援引数据报道。仅在9月份,就有超过4500名科技员工因经济放缓和新规划而失业。零售科技和消费科技似乎在2023年受到的打击最大,这两个行业各有大约3万名员工被解雇。
亚马逊(Amazon)、雅虎(Yahoo)和谷歌(Google)等大型科技公司,以及Spotify和linkedIn等其他公司,今年都在大举裁员,理由是成本重组和战略重组是这一决定背后的主要因素。
电商巨头亚马逊在2023年解雇了近1.8万名员工,其中包括该公司的音乐部门和Alexa业务。Alphabet inc .旗下的谷歌最近解雇了部分用户和产品团队的员工,称这是小规模的裁员,然而,裁员是母公司子公司Waymo、Verily和谷歌新闻等更大规模裁员趋势的一部分。
此外,Spotify还在12月初宣布,计划裁员17%,以降低成本。该公司在1月初解雇了600名员工后,于6月份首次裁员200人。雅虎还打算坚持到今年年底裁员约20%的计划。这一决定是该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进行的全面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微软旗下的领英也在10月份宣布,计划裁员668人,作为公司精简运营努力的一部分。
另请阅读:回顾2023年:标志着印度商业格局变化的顶级并购
在印度,2023年上半年,初创企业行业约有1.1万名员工失业,比去年同期报告的裁员人数高出约40%。作为2023年10月左右业务重组的一部分,印度主要的教育科技初创企业之一Byju 's解雇了近5000名员工。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该公司解雇了至少5000人。据印度商业线报道,早些时候,该公司解雇了其收购的两家初创公司Whitehat Jr和Toppr的员工。
除了Byju’s之外,还有几家初创企业在大规模裁员中大举裁员。70多家印度科技初创企业解雇了2.1万多名员工。其中包括OYO、Meesho、Byju’s、Ola、Udaan、Unacademy、Vedantu和Cars24等独角兽公司。
此外,Ascendant Studios、Beamdog、Naughty Dog、Niantic、Keywords、Crystal Dynamics和Team 17等游戏公司也在最近几个月进行了大规模裁员。报告称,截至2023年7月,约有22家教育科技初创企业解雇了约1万名员工。
除了这些行业,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零售业在过去两年中也出现了大规模裁员。超过3400名员工被解雇,他们来自Meesho、Mamaearth、Flipkart、Udaan、Dukaan和Myntra等公司。
根据Mint的一份报告,聚合者报告的数据不足以代表印度实际发生的裁员。该报告援引科技招聘公司TopHire的话说,在过去两年中,印度约有10万名员工被解雇,这一数字远高于公开报道的数字。根据裁员的数据。仅供参考,自2021年9月以来,印度只有27850名员工被解雇,然而,该报告指出,这一数字仅占TopHire报告统计数据的三分之一。该报告书强调说,这一数字的差异是由于隐性裁员和强制辞职造成的。
另请阅读:《印度制造:回顾这一倡议多年来的成效》
然而,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裁员趋势?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解释了为什么公司在过去两年中采取了裁员措施。其中一个因素是本年度正在经历的资金寒冬。根据市场情报公司Tracxn的数据,印度初创企业在2023年上半年仅筹集到54.8亿美元的资金,与去年同期的195亿美元相比大幅下降。在今年的前六个月,由于创业资金的下降,印度没有出现新的独角兽。在获得资金方面的挑战给许多初创企业带来了财务安全方面的障碍。因此,创始人纷纷采取裁员作为削减成本措施的一种手段,以弥补经济中可用资金的不足。
Inc42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融资寒冬开始以来,截至2023年12月初,121家印度初创企业解雇了约34785名员工。根据该公司的《2023年第三季度印度科技初创企业融资报告》,该国的初创企业在2023年前9个月筹集了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筹集的220亿美元下降了68%。
此外,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科技行业正受到收入增长放缓的困扰。这种放缓归因于俄乌冲突和通胀压力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经济和盈利能力,迫使企业采取削减成本的措施。此外,技术进步、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选择以及对运营效率的永久需求在影响劳动力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