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全球货币紧缩周期进入最后阵痛,主要发达国家央行仅加息一次,新兴市场降息次数33个月来首次超过加息次数。
11月,监管10种交易量最大货币的6家央行召开了利率制定会议,只有澳大利亚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将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
美国、新西兰、瑞典、挪威和英国的决策者在他们的会议上选择保持基准不变。
相比之下,10月份,五家主要发达国家央行召开会议,没有加息一次。路透计算显示,今年迄今的涨幅为+1,175个基点,共升息37次。
毫无疑问,随着通胀缓慢回落和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加剧,主要央行的加息周期正在逐渐结束,但市场和决策者似乎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存在分歧。
交易员们押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大型央行将在明年上半年降息。
其他人则持怀疑态度。
贝莱德投资研究所(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的Jean Boivin本周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当然,随着大流行时期的错配解除,消费者支出从商品转向服务,通胀在短期内正在下降。”
然而,在劳动力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分化和低碳转型等重大结构性转变的背景下,通胀将远高于2%的央行政策目标,因此,银行可能不会像一些乐观主义者所希望的那样迅速调整重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央行将利率维持在高位的时间更长,”Boivin补充道。
与此同时,在路透抽样的18家发展中经济体央行中,新兴经济体11月降息次数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超过加息次数,其中14家央行上月举行了利率制定会议。
百达资产管理(Pictet Asse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罗伯特?辛普森(Robert Simpson)表示:“在过去两三年里,新兴市场央行非常积极,采取了非常激进的加息行为。”
“实际上,他们已经能够比美联储更早开始降息周期。事实上,我们现在正在消除对加息的任何担忧,但也开始降价,这实际上为新兴市场央行继续降息周期回到更正常的水平创造了更多空间,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将持续到明年。”
巴西和匈牙利都延长了利率宽松周期,分别将基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这证实了拉美和中欧仍处于宽松周期的前沿。最新的降息举措使年度降息总数达到695个基点,共计13次降息。
只有仍在与持续高通胀和本币贬值作斗争的土耳其将利率上调了500个基点。
自今年年初以来,新兴市场央行总共收紧了4725个基点——相比之下,2022年全年的加息幅度为7425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