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几维鸟项目上周宣布,在新西兰惠灵顿附近开始了一项重新引入计划大约一年后,两只野生几维鸟幼崽出生了。这些毛茸茸的棕色宝宝是至少150年来首次在该国首都附近出生。
“这对团队来说非常特别,他们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在努力工作,”项目创始人保罗·沃德告诉法新社。这些雏鸟是“我们在惠灵顿后院建立野生几维鸟种群目标的一个巨大里程碑。”
这种不会飞的、鸡大小的鸟曾经在新西兰到处都是,据估计,新西兰的五种鸟总共有1200万只。但非本地捕食者和栖息地的丧失导致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今天,大约有68,000只几维鸟。
褐猕猴桃(Apteryx mantelli)是新西兰最常见的特有猕猴桃物种之一,尽管它的数量正在以每年2%到3%的速度稳步下降。如果没有持续的支持,这种鸟可能会在两代之内灭绝。
保护和重新引进项目,包括首都几维鸟项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复大规模的野生几维鸟种群。2022年,该组织在惠灵顿以西约7英里的郊区马卡拉放生了11只几维鸟。据《卫报》的伊娃·科利特报道,在2023年2月至5月期间,又放生了52只鸟,未来五年还将放生200多只。
随着重新引进的努力,该项目旨在减少来自欧洲白鼬的威胁,也被称为白鼬。这种哺乳动物在19世纪被带到新西兰,试图消灭另一种引入的生物:兔子。但是这些像黄鼠狼一样的白鼬是贪婪的捕食者,杀死了许多新西兰本土物种,包括几维鸟幼鸟。在捕食者不受控制的地区,只有大约5%的几维雏鸟能存活到繁殖年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白鼬。然而,在受到管理的地区,有50%到60%存活了下来。了解到这一点,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与100名土地所有者合作,在6万英亩的鸟类栖息地安装了4600个白鼬陷阱。
在63只成年几维鸟中,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几维鸟被监控着,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孵出更多的雏鸟。环保人士将继续监测这两只新出生的雏鸟,尽管沃德告诉《卫报》,它们在完全长大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小鸡现在需要在野外自生自灭,”他告诉该出版物。“接下来的几个月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会长大,体重会增加到可以用大爪子抵御白鼬的程度。”
多年来,这种长喙鸟已经成为新西兰的国家象征,来自新西兰的人通常被称为几维人。这些动物对Māori新西兰人也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他们与这些鸟有着文化、精神和历史上的联系。就连新西兰元有时也被称为几维鸟,而这只鸟也出现在该国的一元硬币上。
“当我们谈论几维鸟时,那就是我们的身份,”2008年在卡罗里野生动物保护区担任保护经理的雷文·埃普森当时告诉美联社。“当你突然谈论几维鸟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灭绝时,这真的有点可怕。”